当前位置: 首页 >> 雷火电竞平台 >> 师资队伍 >> 正文

陈志远简介

[发表时间]:2024-08-23 [浏览次数]:

陈志远,男,1972年出生,湖北阳新人,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正电子谱学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核工程类专业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就业指导分会委员湖北省“楚天名师”、湖北省核学会理事、湖北省辐射防护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技术专家、咸宁市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现任雷火竞技官方网站院长,湖北科技学院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16.01-2016.07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09.10-2013.05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核固体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2004.09-2008.06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01.09-2004.06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2024.04-今   湖北科技学院雷火竞技官方网站院长;

2012.01-2024.03 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任教,副院长、书记;

2010.07-2011.12咸宁学院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任教,副院长;

2008.07-2010.06咸宁学院雷火竞技官方网站任教,副院长;

1994.07-2001.08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任教。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正电子湮没谱学及其应用研究;复杂系统建模及其动力学模拟仿真计算。

科研情况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教育厅项目3项、咸宁市高层次人才择优资助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咸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湖北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2015年主持获批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项目1项,2018年主持承办第十四届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

教学工作

讲授课程主要承担《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电厂系统及设备》《数学物理方法》等课程的教学。

专业建设与教研教改主持《核电厂系统与设备》获省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2023年)、主持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科普教育中心获批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负责《核电厂系统与设备》建成学堂在线精品课程(2020年)主持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专业(2019年)、核工程与核技术教研室获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19年)、核技术应用教学团队获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9年)、核电工程与核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获湖北省高校转型发展试点(2015年)、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11年);主持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4项、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主持获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科技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指导学生创新及获奖指导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0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2项;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4项、湖北省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3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机器人任务挑战赛(Aelos 开源鸿蒙)三等奖1项

成果与荣誉

湖北省“楚天名师”(2024年)、湖北科技学院“教学名师”(2024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第二届核能公众沟通大使”2023年)、湖北科技学院“师德标兵”(2022年)、湖北科技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湖北科技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2016年)、湖北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14年)、湖北科技学院“十佳科研骨干”(2013-2014)、咸宁市“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013年)、湖北科技学院“十佳教师”(2012年)、咸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


Baidu
sogou